原文: How Attackers Target Travelers – and How to Defend Yourself

旅行是人生最大乐趣之一,但也让你成为网络罪犯的重点目标。

游客常常行色匆匆、注意力分散或不熟悉当地服务商,而这正是黑客所希望看到的。

从虚假 Wi-Fi 网络到可疑 SIM 卡骗局,以下是出国旅行时可能遇到的五大常见数字威胁及防范措施。

虚假 Wi-Fi 网络

在繁忙车站或温馨咖啡馆看到名为 “Free_Public_WiFi” 的网络时,人们常会不假思索地连接。

问题在于:这可能是伪基站。

黑客会架设名称逼真的恶意热点诱骗旅客连接,随后就能监控流量、窃取登录凭证、短信甚至信用卡信息。这种“中间人攻击”在公共场所出人意料地容易得手。

安全指南:
• 避免用公共 Wi-Fi 进行敏感操作(特别是网银和网购)
• 在设备设置中关闭自动连接开放网络功能
• 使用 VPN 加密网络流量,增加黑客窃密难度

公共 Wi-Fi 虽便利但风险极高。保持警惕、关闭自动连接并启用 VPN,方能在保持联网时守护安全。

虚假预订/签证网站

在线规划行程很方便——有时过于方便了。

诈骗者能伪造与真实网站几乎一模一样的假的预订页面。当你以为在预订酒店或申请签证时,实则将信用卡和护照信息送给了骗子。

常见手法是微调知名域名,如将 expedia.com 改为 expeida.com,并辅以令人难以置信的优惠。警告:这些都是陷阱!

应对策略:
• 手动输入网址而非点击邮件/广告链接
• 认准知名平台或直接访问航空/酒店官网
• 仔细检查 URL 拼写,确认以 “https://” 开头
• 通过可信搜索引擎或旅行咨询页查找政府签证官网

这类骗局不仅造成不便,更可能让你损失大量金钱并延误行程。

SIM 卡调包与可疑商家

许多国家会建议游客抵达后购买当地 SIM 卡,机场柜台就出售预付费套餐。

但交出护照并让他人安装 SIM 卡风险极大。

SIM 卡调包指他人获取你的 SIM 凭证后,将号码转移至新卡并接收双重验证码,继而轻松入侵银行账户或邮箱。

防范措施:
• 避免在街头随机摊位购买 SIM 卡(尤其是那种索要额外的个人信息的)
• 通过手机设置启用 SIM 卡 PIN 码锁
• 关闭重要账户的短信验证,改用 Google 身份验证器等 APP

出发前配置国际旅行 eSIM 更加安全,这比实体 SIM 更难被劫持。

ATM 侧录与信用卡克隆

当你在现金不足时在 ATM 取款,可能没注意到卡槽上的侧录装置或键盘上方的微型摄像头。这些设备能复制卡片数据,配合 PIN 码即可克隆卡片清空账户。餐厅和商店的便携读卡器同样可能暗藏玄机。

防护建议:
• 优先使用银行内或酒店大堂等监控区域的 ATM
• 轻拉卡槽检查是否松动异常
• 输入 PIN 码时遮挡键盘,即使当下只有你一个人
• 尽量使用信用卡,它比借记卡有更完善的防诈保护

设置交易实时提醒,旅行期间密切监控账户。

钓鱼邮件与社会工程学

“检测到 Airbnb 账户异常活动,点击验证”——这类使用企业标识的逼真邮件实为陷阱。

诈骗者伪装成可信机构诱导泄露凭证,旅客因身处陌生环境且期待行程更新更易中招。

线下场景同样存在:穿制服者以“验证”为由索要护照,或谎称酒店预订异常。这类心理操控称为社会工程学。

应对方法:
• 核实邮件发件人,正规企业通常不会通过邮件索要敏感信息
• 勿点击可疑链接,直接登录官网查看
• 对索要证件者保持礼貌但谨慎,先核实其身份
• 为每个账户设置高强度唯一密码,并启用 APP 双重验证(非短信)

当你察觉异常时,应该相信直觉,宁可多问也别事后懊悔。

保持警惕,安全出行

只要你不给机会,网络诈骗就毁不了你的旅程。简单准备就能事半功倍:始终使用 VPN 隐藏网络活动、认准安全网站、非必要不使用公共 Wi-Fi、设置强密码并保持设备更新。

旅行本该充满乐趣而非焦虑。掌握正确工具并养成安全习惯,你就能安心探索世界,在保持联网的同时守护信息安全。

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。欢迎订阅 Stealth Security newsletter,获取更多网络安全的相关文章。想学习进攻性网络安全基础知识?不妨试试我们的 Security Starter 课程。